您好!欢迎访问乐鱼体育平台官方网站!
乐鱼体育平台专注光学透镜设计生产20
专业LED透镜、COB透镜、室内室外透镜加工厂家
联系方式
黄女士:13423349568
李先生:13686688736
阿里巴巴店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镜子

镜子

CES 2020激光雷达开启惨烈价格战:从10万美元降到100美元

来源:乐鱼体育平台    发布时间:2024-09-09 17:00:13
  • 产品详情

  雷达,并且公布量产售价仅为100美元。车用激光雷达的价格,在十年间,从10万美元的区间,下降到了100美元的区间。

  当然了,售价100美元的Velabit的性能并不能与Velodyne此前在售的64线、高达数万美元的产品相比较。但是,Velodyne的竞争对手们,则已经将原来高达数万美元的产品价格,下降到了数千美元,并且可能继续下降到数百美元的区间。

  参加CES2020的激光雷达厂商超过了30家,大部分的厂商产品价格都定在了数百美元到数千美元之间。其中,数百美元的产品,大多是使用在L3级别无人驾驶或作为L4级别无人驾驶盲区探测雷达,数千美元的产品,则可当作L4级别无人驾驶的主雷达,用于远距离、大范围的探测。

  毫无悬念的是,从CES2020开始,全球的激光雷达将会进入惨烈的价格战,参展的选手包括了Tire 1巨头的博世、ICT巨头华为、无人机巨头大疆、激光雷达鼻祖Velodyne,以及禾赛、速腾等在内的初创公司。

  除了惨烈的价格战,从CES 2020年开始,激光雷达必然走向车规级,价格下降+车规级的到来,将会促进无人驾驶的量产,包括L3、L4级别的无人驾驶。对于参战的激光雷达企业而言,未来竞争的惨烈,就是零和的游戏,赢家基本通吃,输家一无所有。

  1、博世正式公开宣布旗下首款适用于车规的长距离激光雷达传感器(光检测和测距)已进入量产开发阶段;

  4、博世宣布联合光速领投禾赛C轮创纪录的1.73亿美元,禾赛发售价4999美元的中低端产品PandarQT;

  5、速腾聚创则发布了首款MEMS智能固态激光雷达RS-LiDAR-M1Smart,而一周前开启了售价1898美元的固态激光雷达RS-LiDAR-M1Simple的预售;

  当然了,还有更多的激光雷达厂商发布了雄心勃勃的产品计划,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从上述的事件,我们大家可以看到三个明显的趋势:

  Velodyne从2005年开始研发激光雷达,2007年推出首款64线年Waymo前身谷歌X实验室无人车组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首次测试,使用的激光雷达就是Velodyne的产品。

  激光雷达,从此一直是L4级别无人驾驶必备的传感器,有一些初创公司试图通过计算机视觉解决实际问题,但迄今没有成功的案例。特斯拉宣称AutoPilot能实现无人驾驶,但迄今为止,充其量就是L2+的水平,L3还没有达到。

  无人驾驶,从L2到L3需要跨越巨大的难关,因为这是从人类监管汽车驾驶到机器监管无人驾驶的转变,在L3级别无人驾驶,驾驶的责任将会由机器承担。而L3到L4只是无人驾驶的场景在丰富,并不涉及法律规定的驾驶责任的归属问题。

  毫无疑问,作为L4级别无人驾驶的必备传感器,激光雷达高昂的价格,使其束缚了无人驾驶的实现和量产,当然了,也还包括性能因素、稳定性和可靠性。一台自动驾驶车辆装备几个激光雷达,其成本不是量产车能接受的,自然离量产就还很远。

  但是,随着博世、华为、大疆等巨头的入场,将激光雷达推向更低的价格和车规级,能预见的是,必然会加速无人驾驶的发展。但是,这些激光雷达的厂商,也会经历惨烈的价格战,该如何应战呢?

  从目前发布的产品价格而言,价格战已经是很明显了,尤其是激光雷达逐渐从机械式到MEMS和纯固态的演进,也进入了硬件产品必然要走的路——价格战。

  但是,并不是说,价格越低的产品,其市场占有率就一定会大,因为激光雷达应用在汽车上,除了考虑量产价格,还需要仔细考虑的是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就是满足严苛的车规级要求。

  博世宣布旗下首款适用于车规的长距离激光雷达传感器(光检测和测距)已进入量产开发阶段,这是作为全世界汽车行业一级供应商巨头,对激光雷达的态度:量产+车规级。这也是,所有志在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获得一杯羹的玩家要考虑的。

  可以预期的是,博世必然会在欧洲率先进行量产,并且会优先满足与其关系无比密切的戴姆勒的车用需求。至于在中国市场,可能会自己量产,也有一定可能会与合作伙伴进行开发,例如刚投资的禾赛。

  至于大疆,这个在消费级无人机取得霸主地位的玩家,利用其在无人机上的积累,通过并购品牌Livox,强势进军激光雷达领域,并且进场就摆出价格上的优势的特征。但是,消费级电子科技类产品的玩家,能否适应车规级的严苛要求?

  另外,就是2C的价格战的打法,并不一定在激光雷达这样的2B市场有效。这是大疆需要去考虑的,从用户端的感受来看,大疆的产品价格有优势,但是,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反而是用户更关心的,尤其是现在无人驾驶玩家追求的是安全性,毕竟距离大规模量产还有距离。

  对于禾赛、速腾,这两家中国领先的激光雷达初创公司,禾赛在车用激光雷达领域,获得了巨大的市场占有率,而速腾在机器人领域获得成就,开始转向车规级。在CES 2020之后,激光雷达行业的趋势,更是这两家公司应该密切关注注意的。

  对于公司的发展而言,禾赛和速腾,已经具备了冲科创板的条件,也有业内的消息传出。值得警醒的是,Velodyne也曾经被传出2019年要以18亿美元在美国进行IPO,但最终是没发生,往后可能也很难有机会了。

  CES 2020之后,激光雷达行业,在博世、大疆、华为、禾赛、速腾等玩家的参与下,将会呈现价格战,并且走向车规矩的道路,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市场之间的竞争的惨烈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零和游戏。

  但是,对于无人驾驶的行业而言,这是很值得期待的,只有激光雷达的价格降下来,达到100美元-1000美元级别的水平,才有机会真正走向量产。特斯拉AutoPilot不上激光雷达的原因,不是马斯克认为不需要,而是量产上的成本不允许,一旦激光雷达进入百元美金级别,并且符合车规级,马斯克会不在特斯拉上使用吗?

应用案例推荐
RECOMMENDED C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