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
中国全球化最大的对手可能不是美国而是日本!
来源:乐鱼体育平台 发布时间:2025-04-13 01:50:50
最近,日本发生三件大事,一个比一个意外,这个隔壁邻居,野心再也藏不住了。
第一个,1月6号这天,日本企业,把美国总统给告上了法庭,破天荒的头一次。
要知道,过去日本都是紧跟在漂亮国后面,老美说要围堵大国芯片,本子二话不说就把上游关键原料“光刻胶”给断供了。
但现在,日企直接把美国总统、美国财政部长、美国司法部长,美国政府这三个关键角色,都告上了联邦法庭,理由居然是因为一家钢铁公司。
早不合并晚不合并,偏偏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准备吃庆功宴的时候合并,什么意思?
第三个,日本开启了全球并购潮,疯狂买买买,去年涉及并购交易居然达到了4700起。
什么概念?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24年完成的并购也才4635笔,而且这还是中国企业大肆出海的结果。
从美国钢铁公司,到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厂商、全球最早的印刷电路板 (PCB) 设计工具提供商之一、全球最大的敞口船航运公司……几乎都要被日本收入囊中。
美国钢铁公司成立于1901年,其前身是“钢铁大王”卡内基创立的卡内基钢铁公司,总部在美国“钢铁之城”匹兹堡。
作为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美钢曾控制着美国钢产量的65%,可以说是美国制造业的重要标志之一。
世界钢铁协会发布的《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23》显示,日铁2022年产量为4437万吨,在位列第4;美国钢铁公司产量为1449万吨,位列全球第27。
2023年12月底,日铁宣布以141亿美元(合计人民币超千亿元)的“天价”收购美钢。
之所以称为“天价”,是因为日铁以高出美本土钢铁生产商克利夫兰-克利夫斯公司近一倍的价格对美钢进行收购,颇有势在必得之态。
如果并购完成,那么日铁理论上的粗钢产将能有很大的可能性冲到全球第二的位置——仅次于中国的宝武钢铁,同时其实际粗钢产量也有望冲击前三。
为了得到美国钢铁工人的支持,日铁不仅又追加投资14亿美元,还表示绝不会因为此次收购而进行裁员或关闭工厂。
然而一年多后,这起并购案不仅没有顺利结束,还让美日合作诞生了两个不愉快的历史:
1月3日,美国白宫发表相关声明称,美国总统拜登正式阻止日铁公司收购美钢公司。
理由是,本土企业拥有和运营的强大钢铁产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优先事项”,日铁公司收购美钢公司将“使美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商之一置于外国控制之下,给美国国家安全和关键供应链带来风险”。
为了反击,4日,日铁在官网发布与美钢的联合声明,称拜登的决定是出于政治考虑,6日,日铁联合美钢,更是一纸诉状,把“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拜登、“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主席兼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美国司法部长加兰等告上了美国联邦法庭。
“为什么这一收购案会引发安全风险?在不能说明理由的情况下,日美很难谈论未来。”
“日本产业界人士对于未来投资美国的忧虑明显上升……日本政府强烈要求美国政府作出解释,以打消大家的疑虑。”
一方是不论现任总统还是继位者,都强势不卖,一方是不论如何阻拦,都死咬不放。
2021年以来,日本公司参与的并购已连续4年每年超过4000项,是1985年以后的最高水平。
仅以2024年为例,根据《日经亚洲》报道,涉及日本买方或卖方的已公布并购交易数量达到4700起,再创新高。
与此同时,全球的并购交易,却来到了冰点时刻,2022年、2023年可以用“非常少”来形容,降至十年来最低水平。
尽管2024年全球并购活动有所复苏,但摩根大通首席财务官杰里米·巴纳姆提到,“我不认为这是最有利的并购环境”。
拿2024年的全球并购已完成数量和交易金额来说,和2023年相比,2024年已完成39108笔,已完成的交易金额共计17800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了2%和25%。
1月,日本传统车用芯片大厂瑞萨电子,以3.39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厂商Transphorm。
瑞萨电子在声明中称,此次收购将为瑞萨电子提供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的内部技术,从而扩展其在电动汽车、计算(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工业电源及快速充电器、适配器等市场的业务范围。
2月,瑞萨又马不停蹄地以59亿美元收购了澳大利亚设计软件提供商Altium,这也是有史以来,日本企业对澳大利亚上市公司最大的一笔收购。
资料显示,Altium Designer 是全球最早的印刷电路板 (PCB) 设计工具提供商之一,拥有当今最流行的PCB软件工具。
最后一个月,日企也没停下。12月11日,日本生命保险公司宣布,收购美资寿险公司Resolution Life,后者在美、英、澳等地开展收购现有保险合同的业务。收购金额约为82亿美元,是日本保险行业至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收购。
为了完成这笔收购,日本生命保险2026财年可用的2万亿日元配额已经几乎用完。日本保险行业从业者表示惊讶,称“终于认真起来了”。
过去,日本是全球船舶制造大国。尤其是上世纪 60 年代到 80 年代,日本造船量常常占到世界一半以上。
比如日本三大航运集团之一的NYK重磅收购ENEOS Ocean Corporation旗下除原油油轮船队之外所有船舶的股份,交易涉及49艘船舶。
和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人大量购买美国、韩国、东南亚的房地产,连美国的标志性建筑洛克菲勒中心都不放过相比,当下的日本,虽然买买买的手法未变,但是并购重心已发生偏移。
可以说,日本这一回盯上的,都是芯片、材料、船舶等和大国重器相关的领军企业。
拿美国钢铁来说,如果日本收购成功,那么不仅仅可以拥有全球先进的能生产优质钢材的小型电弧炉工厂以及在北美自供的铁矿、规避特朗普上台后的“关税大棒”、夺取美国制造业回流的机遇,更重要的是,还能够和中国的宝武钢铁掰手腕。
本田日产合并同样如此,合并之后,全球销量将超过800万,直接超越起亚,成为全世界第三大汽车集团,仅次于丰田和大众。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从东芝、索尼的消费电子,再到丰田、本田的汽车制造,再到佳能、尼康的光学仪器,三菱重工、川崎重工的船舶制造……连我们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都是在参观日产时才感慨地说了一句:“我懂得了什么是现代化”。
所以我们要看到,日本本身就有着深厚的产业基础,他要在本身优势的领域继续巩固自己,能够说是如鱼得水。
一个不可忽视的是,我们正到了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转型的关键时刻,而越转型,说明我们越靠近产业链上游关键环节,也越能握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命脉
另一个,日本也有一个可以让我们学习的地方,就是他这一套海外并购的手法,确实玩得炉火纯青。
最简单的,大家有没有想过,过去几十年,我们从始至终称日本为失去的20年、失去的30年,但为什么日本始终跻身于发达国家之列,从未掉队?
就是因为日本疯狂的海外投资、并购,给自己提供了另一条增长曲线,在海外“再造一个日本”。
“在我的小学时代,课本中就写着: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贫瘠的国家,唯一的生存之路是进口资源,然后加工、出口,赚取外汇。”在日本对外贸易组织(JETRO)任职四十余年的樱井悌司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
可以说,日本是一个生而全球化的国家。从最开始的自己来料加工再出口,到后来的海外投资建厂,再到各种大规模的公司跨国并购交易,都是日本依赖、重建全球市场的一种表现。
日本财务省公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日本政府、企业和个人投资商持有的海外净资产额约为471.3万亿日元(约合22万亿元人民币),比2022年增加12.2%,连续五年创历史新高。
根据数据统计商CEIC的统计,2021年,日本的境外投资企业出售的收益占到了日本当年GDP的近60%,还不包括个人投资部分。企业的海外投资回报率相当于8.4%,远高于其国内企业。
这就形成了一个跷跷板效应,当日元贬值,海外资产因为以非日元计算而升值,反之亦然。
此时此刻,当日本一系列大手笔并购再次席卷而来,美国大型投资公司KKR的联合发起人George Roberts对年龄小的员工说过的那句话,犹在耳畔:
伊朗与美国定于今天在阿曼举行谈判 伊朗说若美国放弃威胁将很可能达成协议
伊朗与美国定于4月12日在阿曼举行谈判,伊朗说若美国放弃威胁将很可能达成协议。
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员们从事哪些副业属于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呢?根据《中国纪律处分条例》和《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条例》等规定,主要有以下六种:①“挂证” 取酬有些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员在考了职称后,挂靠职称证书给公司,比如会计证、统计证、建造师、电气工程师、消防工程师、土木工程师等等。
湖南宁乡一顶棚被大风吹到农贸市场内 一名老人脚受伤 已送医治疗 农贸市场负责人:五六十米外吹过来的
中国进口商从巴西购买了至少40艘货船的大豆,“数量异常庞大 速度异常迅速”,美国农民:咱们不可以成为牺牲的羔羊。
山东一小学老师大大方方给学生开展性教育,教孩子认识和保护隐私#媒体精选计划 (剪辑、运营:王瑞琦)
已恢复运行!突发故障10多个小时,美海关系统被特朗普关税“绕晕”!中国制造商向美国客户明确:不会降价!美国有多依赖中国商品?
综合央视新闻、参考消息4月12日报道,当地时间4月11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发布警报,称该部门一个涉及关税豁免的代码出现故障。
广东一家庭门口遭邻居吐痰、丢弃用过的尿不湿,楼上住户:我有鼻炎不应赔,法院:赔3800元
近日,广东省江门市新会法院审结一起因向邻居无故吐痰引发的人格权纠纷案件,判决赵某停止侵害行为,并向王某赔偿精神损失费、清洁费合共3800元。王某与赵某住在同一栋楼,是上下楼邻居。
在全球市场巨震、美国国内恐慌后,特朗普的行为更是惊掉众人下巴:他迅速扭转政策,将目标对准中国,多次上调关税至145%。
挖野菜是很多人的踏青必备项目。3月25日,广东佛山街坊张婶一家6口在家中煮了一锅“五指毛桃煲鸡汤”一同享用。
36万亿美元债务压顶!特朗普关税下,民众抱怨涨价,美元暴跌、美债被抛售,美国富人谨慎对待“抄底”!好莱坞也空前紧张了
美国总统特朗普扔出的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如回旋镖一样,正中自己的软肋:债务。 本周,美国市场出现罕见一幕:面对美股巨幅波动,传统的避险资产美债和美元也不避险了。一周来看,10年期和30年期美债收益率分别累涨50.6和48.7个基点。